养生秘诀:7个习惯,乐活天年

养生秘诀:7个习惯,乐活天年
好习惯,一生财富。
1
我国第一部中医学宝典,首推《黄帝内经》。它的博大精深,让探索者趋之若鹜,研究者如过江之鲫。
周信有就是其中之一,他把毕生精力都集中在这一件事上,因而卓有成效,实至名归,成为一代国医大师。
在生活方面,周信有把理论践行结合起来,形成自己的养生之道,凡事求中和,避免劳逸、精神、饮食等的过用。
周信有一生健康少病,耄耋之年,头脑清晰,精神矍铄,依旧医疗岗位上发光发热,望闻问切,乐此不疲。
立志不随流俗转,虚心学到古人难。
2
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》曰: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,乐恬惔之能,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,故寿命无穷,与天地终,此圣人之治身也。
周信有认为,最大的养生,其实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,用积极乐观的态度,愉悦稳定的情绪,豁达开朗的精神去生活,就是身心健康、延年益寿的不二法门。
养生之道,说到底就是养心、养性。
调情志、摄精神、戒嗜欲、重修养一旦成为生活的原则,坚持遵循,那么防衰抗老、延长寿命必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。
师法造化,崇尚自然。
3
周信有喜欢练习书法,业余时间里,他展开宣纸,舞文弄墨,龙飞凤舞,乐此不疲。
他说,练书法可以陶冶性情、涵养精神、醇化思想,对于养生大有裨益。这个习惯,他一坚持就是一辈子。
众所周知,练书法需要全神贯注,精神集中;需要心平气和,意力并用。挥动一支笔,却调动全身参与,指、腕、掌、肘、臂、肩,乃至腰、腿、脚。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。
这项活动,可以说是身心同修,形神并养。
鲐背之年,周信有更是挥毫泼墨,醉心其中。练书法跟一日三餐一样,不可或缺。
开心快乐,也是养生。
4
周信有还有一个爱好,那就是唱京剧。
他甚至把唱京剧归属于中医养生的重要方法之一,引吭高歌,呼吸吐纳,提高心肺功能,增益身心愉悦。
国粹京剧,是最吃功夫的剧种,手眼身法步,唱念做打翻,每一个细节都需要精修苦练,才能像模像样。
周信有先生爱看,爱听,然后爱唱。刚开始,没人的时候,他就小声吟唱;慢慢地,他就大声演绎;再然后他就如痴如醉,习以为常。如果几天不唱就会难受,如鲠在喉,不吐不快。
古稀之年以后,他喜欢把老朋友约到家里,在京胡的伴奏下,纵情演唱。
歌罢一曲,酣畅淋漓。所有的烦恼忧愁烟消云散,化为乌有。
静坐反思,日有所获。
5
常言道,静坐常思己过,闲谈莫论人非。
常静,是思想的反刍,是精神的凝练,也是智慧的提纯。
周信有的静坐理念,源自于《内经》的心定则气顺、气顺则血通,气血通畅则精气内充、正气强盛的观念。
现代社会,每个人都有压力,常常有身心俱疲的时候,静坐能够消除烦躁郁闷,让内心平静松弛,释放紧张情绪,对于延缓抗衰、防病健身大有好处。
周信有的静坐,选择在清晨起床后,或者晚上睡觉前。远离喧嚣,身心放松,呼吸自然,情绪平稳。
每一次静坐,不低于30分钟,入静入定,洗涤身心;过滤杂念,身轻如燕。
活到老,学到老,一生美丽。
6
饮食方面,周信有先生极为讲究。
俗话说,病从口入。把握好嘴巴这个天下第一关,对于健康长寿至关重要。
周信有先生提倡六少六多法则:少烟多茶,少酒多水,少食多嚼,少盐多醋,少肉多菜,少糖多果。
晚年,周信有先生更加注重饮食。
他六十岁以后,一天的主食控制在半斤左右,多吃蔬菜,配少量肉食,肥瘦搭配,不抽烟,不吃保健品。微量饮酒,每次只喝一小杯。
健康长寿,来自良好生活习惯。
7
常言道,门里出身,自带三分。
周信有出身武术世家,练武术是从小就形成的习惯,他受长辈指点,七八岁就有了一身功夫。每天早晨起床,必练半小时少林拳,雷打不动。
一番锻炼下来,意气风发,神采飞扬。显得特别有精气神。
运动锻炼,让一个人气血畅通,促进新陈代谢,提高免疫力,增强体质,抗老抗衰作用十分强大。
周信有先生提倡,人在一生中,一定要养成运动的习惯,不论年纪大小,它都会给你带来意外惊喜,和无尽活力。
特别是一个人到了晚年,更不能暮气沉沉,意志消弭,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,并把它坚持下去。
健康有了根基,长寿才可能建立。
TAG标签:
急黄吃什么好龟头上长东西是尖锐湿疣的症状表现吗
什么是乳房异位
教你如何正确预防肝囊肿